亚健康、慢性病体质失常是病根!
大千世界 人各百态 体质更是如此
个人都秉承了父母不同的遗传特征,具有不同的生活环境,不同生活经历,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,可以说是千差万别。
体质分类
怕冷派----阳虚体质
缺水派—阴虚体质--阴虚则内热
气短派—气虚体质
痰派 — 痰湿体质--胖人多痰湿
长痘派—湿热体质--又“湿”、又“热”
长斑派—血瘀体质—不通则痛
郁闷派—气郁体质--百病生于气
过敏派—特禀体质—非常需要娇宠
健康派—平和体质
双资格全科熊猫级老中医张建武教授告诉你:理论与实际的着别是是巨大的,实际上大部分人是复合体质,复合体质就是一个人身上同时出现几种亚健康体质,这就给调理起来带来了更大的麻烦。常见的复合体质有:
①痰湿体质+血瘀体质+气郁体质+湿热体质
②气虚体质+阴虚体质+气郁体质+痰湿体质+血瘀体质
……,复合体质怎样调,你在网上找不到,一般水平的中医也不会调。
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》
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3月26日发布
体质如何形成
先天禀赋决定人最初的本质 –种瓜得瓜
体质随年龄变化而变化
男女有别造就不同体质 男性平和体质、痰湿体质、湿热体质多;女性血瘀体质、阳虚体质、气郁体质、阴虚体质。
社会环境同样影响体质
七情过激也是体质形成的重要因素
疾病和药物改变体质
饮食习惯不当损耗体质—食话食说
生活起居不当转化体质
体质养生要注重生活调摄!!
不同的职业背景对体质也有重要影响
气虚体质在无职业者和农业劳动者中多见;
阳虚体质在生产运输工人中多见;
阴虚体质多见于学生;
痰湿体质多见于领导干部;
湿热体质多见于学生和商业服务人员,而在农业劳动者中最少;
血瘀体质在办公室人员中多见;
气郁体质在学生和无职业者中最多。
饮食习惯与体质
营养过剩:促成气虚或痰湿体质
营养不良:促成气虚或阳虚体质
饮食过咸:促生阳虚间夹瘀血体质
长期吃辣:加重湿热和阴虚体质
常食寒凉:促成阳虚或瘀血体质
常吃夜宵:促生痰湿体质
不吃早餐:促生气郁或痰湿体质
生活起居与体质
身体过劳:转化为气虚体质
神过劳:转化为气虚体质
房劳:转化为阳虚体质或阴虚体质
身体过逸:转化为气虚或痰湿或瘀血体质
常用空调:易生痰湿体质
常用电脑:加重体质偏颇
体质养生的几个关键时机
婴儿时期:常带三分饥和寒
青春发育期:切勿发胖,又忌过度节食
妇女产后:坐月子有学问(妇女怀孕期间,身体内环境、脏腑功能会进行一次大的调整,气血相对旺盛以养育后代,对于虚性体质是一个较好的调整时机。)
更年期:少食寒凉之物
大病之后的康复阶段:不可过饱或贪食油腻
三伏天补阳:阳虚体质的人注意
你是什么体质呢
人的体质不同,养生的方法也不同。你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吗?
中医师可以通过望、闻、问、切来收集患者身体情况,包括脸色、声音、胖瘦、壮弱、行动、舌苔、脉象等来判断一个人的体质。
中医体质测试
中医体质测试是一项根据国家颁布的体质标
准--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》做的体质测试。
简单实用
2009年4月9日,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》标准正式发布,该标准相当于采用中医四诊中“问诊”的方法来判定人体体质,虽然有一定局限性,但是它为非中医工作者和居民自我体质辨识及相关疾病的防治、养生保健、健康管理提供了依据。
行之有效
该标准经中医体质专家、临床专家、流行病学专家多次讨论论证而建立,并在全国大范围的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,显示出良好的适应性和可行性。
中医体质分类
中医体质分以下九种:平和质、气虚质、阳虚质、阴虚质、痰湿质、湿热质、血瘀质、气郁质、特禀质。
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,日常生活不同,体质也不同,认清自己的体质,才能对症下药。
各类体质的表现特征
一、平和质 (A型)
总体特征:阴阳气血调和,体态适中、面色红润、精力充沛。
形体特征:体形匀称健壮。
常见表现:面色、肤色润泽,头发稠密有光泽,目光有神,鼻色明润,嗅觉通利,唇色红润,不易疲劳,精力充沛,耐受寒热,睡眠良好,胃纳佳,二便正常,舌色淡红,苔薄白,脉和缓有力。
心理特征:性格随和开朗。
发病倾向:平素患病较少。
适应能力:对自然环境和社会
环境适应能力较强。
二、气虚质 (B型)
总体特征:元气不足,疲乏、气短、自汗等气虚表现。
形体特征:肌肉松软不实。
常见表现:平素语音低弱,气短懒言,容易疲劳,精神不振,易出汗,舌淡红,舌边有齿痕,脉弱。
心理特征:性格内向,不喜冒险。
发病倾向:易患感冒、内脏下垂等病。
适应能力:不耐受风、寒、暑、湿邪。
三、阳虚质 (C型)
总体特征:阳气不足,以畏寒怕冷、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。
形体特征:肌肉松软不实。
常见表现:平素畏冷,手足不温,喜热饮食,精神不振,舌淡胖嫩,脉沉迟。
心理特征:性格多沉静、内向。
发病倾向:易患痰饮、肿胀、泄泻等病;感邪易从寒化。
适应能力:耐夏不耐冬;易感风、寒、湿邪。
四、阴虚质 (D型)
总体特征:阴液亏少,以口燥咽干、
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。
形体特征:体形偏瘦。
常见表现:手足心热,口燥咽干,
鼻微干,喜冷饮,大便干燥,舌红少津, 脉细数。
心理特征:性情急躁,外向好动,活泼。
发病倾向:易患虚劳、失精、不寐等病;感邪易从热化。
适应能力:耐冬不耐夏;不耐受暑、热、燥邪。
五、痰湿质 (E型)
总体特征:痰湿凝聚,以形体肥胖、腹部肥满、口黏苔腻等
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。
形体特征:体形肥胖,腹部肥满松软。
常见表现:面部皮肤油脂较多,多汗且黏,胸闷,痰多,口黏
腻或甜,喜食肥甘甜黏,苔腻,脉滑。
心理特征:性格偏温和、稳重,多善于忍耐。
发病倾向:易患消渴、中风、胸痹等病。
适应能力: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。
六、湿热质 (F型)
总体特征:湿热内蕴,以面垢油光、
口苦、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。
形体特征:形体中等或偏瘦。
常见表现:面垢油光,易生痤疮,口苦口干,身重困倦,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,小便短黄,男性易阴囊潮湿,女性易带下增多,舌质偏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
心理特征:容易心烦急躁。
发病倾向:易患疮疖、黄疸、热淋等病。
适应能力: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,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。
七、血瘀质 (G型)
总体特征:血行不畅,以肤色晦黯、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。
形体特征:胖瘦均见。
常见表现:肤色晦黯,色素沉着,
容易出现瘀斑,口唇黯淡,舌黯
或有瘀点,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,
脉涩。
心理特征:易烦,健忘。
发病倾向:易患症瘕及痛证、
血证等。
适应能力:不耐受寒邪。